410
線長的計算可以由波速v跟延遲時間t決定:
內容快速索引
- 1 我們從如何利用時域反射方法TDR得到阻抗一文中已經知道了TDR是利用時域反射回來的電壓去得到路徑阻抗。
- 2 除了這個功能以外,我們還可以利用TDR的時域特性,得到線路的延遲,也就是Delay,進而得到線路的長度。
- 3 下圖是一個標準PCB Channel的TDR曲線圖 (Top Trace+Via+L3 Trace+Via+Top Trace),可以看到這channel不是很理想,前後兩個大山峰是top層的短Trace跟PTH via合併起來的阻抗。我故意將這兩個位置的阻抗弄得很高,以利識別中間的Trace。
- 4 可以看到0.5ns-2ns的時間間隔內,阻抗相對比較穩定。
- 5 線長的計算可以由波速v跟延遲時間t決定:
- 6 在介質中,波速可以是光的速度與等效介電常數的比值:
- 7 所以經由換算後,如果已知線長,我們可以得到延遲時間t:
- 8 如果已知延遲時間,我們可以得到線長:
- 9 回到TDR,1.5ns的延遲時間,有效介電常數大約等於3,可以得到結果大約是10.2inch左右。
- 10 但是真實線長是5.4inch!差這麼多?
- 11 那是因為TDR是以反射的方法得到阻抗,所以訊號再經過線路到達尾端再反射,總共會經過2倍的延遲時間,一般稱作Round trip time。
- 12 所以真實的time delay (TD)其實是1.5ns/2=0.75ns。
- 13 以這樣的delay得到的線長就是5.1inch,很接近實際線長5.4inch!
我們從如何利用時域反射方法TDR得到阻抗一文中已經知道了TDR是利用時域反射回來的電壓去得到路徑阻抗。
除了這個功能以外,我們還可以利用TDR的時域特性,得到線路的延遲,也就是Delay,進而得到線路的長度。
下圖是一個標準PCB Channel的TDR曲線圖 (Top Trace+Via+L3 Trace+Via+Top Trace),可以看到這channel不是很理想,前後兩個大山峰是top層的短Trace跟PTH via合併起來的阻抗。我故意將這兩個位置的阻抗弄得很高,以利識別中間的Trace。
可以看到0.5ns-2ns的時間間隔內,阻抗相對比較穩定。
線長的計算可以由波速v跟延遲時間t決定:
在介質中,波速可以是光的速度與等效介電常數的比值:
所以經由換算後,如果已知線長,我們可以得到延遲時間t:
如果已知延遲時間,我們可以得到線長:
回到TDR,1.5ns的延遲時間,有效介電常數大約等於3,可以得到結果大約是10.2inch左右。
但是真實線長是5.4inch!差這麼多?
那是因為TDR是以反射的方法得到阻抗,所以訊號再經過線路到達尾端再反射,總共會經過2倍的延遲時間,一般稱作Round trip time。
所以真實的time delay (TD)其實是1.5ns/2=0.75ns。
以這樣的delay得到的線長就是5.1inch,很接近實際線長5.4inch!